返回
朗读
暂停
+书签

视觉:
关灯
护眼
字体:
声音:
男声
女声
金风
玉露
学生
大叔
司仪
学者
素人
女主播
评书
语速:
1x
2x
3x
4x
5x

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
3、海外日本
    中国习惯用GDP衡量发展,人们认为日本经济负增长或者不增长,是日本经济衰落了,但实际情况是日本在海外不断增长,是用GNP衡量,而不是用GDP衡量。就像温州商人一样,温州的GDP现在在浙江排名靠后,但温州在全国和全球的投资、贸易活动,盈利是非常大的,赚的钱是非常多的。你能说温州经济衰退了吗?

    日本的经济活动也差不多,更多是它在海外的活动。“海外日本”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,其中很大一部分在中国,换言之,中国GDP进步中,有一部分是日本GNP增长。

    在传统的合作模式中,中国企业扮演的是生产、贴牌(终端),而利润最高的环节均被日企等海外企业控制,这一模式,多年来一直重复上演,直到今日,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没有因此得到显著提高。

    日本有六个著名的财团,即三菱、三井、住友、富士、三和、第一劝银。这些财团与银行、制造企业保持着紧密的联系,各大成员企业间形成松散的联合体。这六大财团的前身是日本著名的四大财阀——安田、三井、住友、三菱,二战之后,这些财阀表面上分崩离析,实际上解散之后的各个企业之间以“经理会”的形式长期保持合作关系。

    日本财团在中国的布局即是以综合商社为主导,以制造企业为武器,在财团的统一整合下掌控全球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商业布局。

    如此看来,索尼、东芝以及人们耳熟能详的松下电器、丰田汽车不过是财团推到消费者面前的品牌表演者而已。而真正主导日本经济的力量来自于以三井最为著名的六大财团。六大财团同时也是构筑日本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,是日本国民生活方式、组织方式以及儒家文化的集中体现。

    至2010年末,日本持有海外净资产已连续19年称冠全球,其对中国的贸易出口金额达到13万亿日元,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。趻从2000年开始,日本已经有八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。

    对于日本经济,人们看到的其实是两个:一个就是本土经济,遭遇天花板而步履蹒跚;另一个则是它的离岸经济,在全球配置资源,暗自发力,由跨国公司与财团为单位串联起来的庞大帝国已经悄然形成。

    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日本问题专家唐淳风有个比喻:“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不能光看GDP,海外企业的收益和海外资产的收益也是重要指标。就像一户农民,你不能光看他田里种粮的收获,还得看他儿子在外打工、经商、办企业的收入。不能光看他乡下的土砖房,还得看他在城里买的小洋房、门面房和工厂厂房。”由于有着庞大的海外布局,日本制造产业的许多GDP被统计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。但在GNP上日本一直保持了高增长,单从经济上看,它已经在海外打造了一个新的日本!

    只说宏观,似乎很空洞。其实,放眼身边,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环节,都因为“海外日本”而发生了变化。

    首先,不得不提一下我们吃饭时用的筷子。和中国一样,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外出就餐或吃工作餐的常用餐具。但日本的一次性筷子几乎全部是从中国进口的。日本国内森林覆盖率近64%,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;而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7%,为什么日本要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呢?

    原来,日本人早在江户时代就发明了适合日本饮食习惯的一次性筷子。到1990年,日本国产一次性筷子的产量达到了240亿双。由于一次性筷子消耗了大量木材,日本国内掀起了一场关于一次性筷子是否破坏森林资源的讨论。一些厂商于是将目光转向海外。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林野厅200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,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产量仅占3%左右,其余97%都是依靠进口,其中从中国进口的一次性筷子占全
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

首页 >日本,我误解你了吗?简介 >日本,我误解你了吗?目录 > 3、海外日本